活動日期
日期:109/9/29(二) 時間:13:40-15:30活動地點
伯達樓BS303教室活動目的
增進學生對無家者處境的理解活動內容
活動歷程:
本次講座由社會工作系莊文芳老師主持
一、13:40-13:50:報到與介紹講員
二、13:50-15:20:講座分享
三、15:20-15:30:問答時間活動內容:
- 芒草心的業務範圍為遊民的直接服務,除了提供收容與發餐之外,也有讓遊民帶遊客導覽剝皮寮與分享自己露宿街頭的生命故事。
- 無家者概述
- 每一個國家對無家者的定義不一樣,以台灣來說,無家者為露宿街頭的人
- 一般大眾對無家者的迷思:愛喝酒、不洗澡,實務上大部分的無家者每天都會洗澡,也會對少數每天喝得醉醺醺的無家者反感
- 並不是所有無家者都遊手好閒,通常無家者會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工作,如在街口舉牌、擺陣頭、發傳單、資源回收、擺地攤,近幾年大誌雜誌也給予不少無家者工作機會
- 無家者成因可分為結構因素(可負擔住屋短缺、資源不足)與個人因素(高中未畢業難找中做,身心狀態不合適工作、人際能力有差)
(二)芒草心研究:無家者81%為男性,多為50-59歲,多在台北市,有一半是未婚。
- 在政策層面,無家者是一種生活狀態而不是身分,因此資源較其他弱勢族群少
- 45%的無家者有子女,然要申請中低收入戶需要經由法律途徑使子女拋棄繼承權,許多無壓者因為在子女年幼時沒有盡扶養義務而不忍心採取這個管道,因而沒有福利身分。
- 無家者平均一天可以吃兩餐,但大部分難以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活動特色
講者將「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知識融入在實務分享中,讓同學從生、心、社會環境了解無家者的生活,更透過分享芒草心協會第一手的研究統計,幫助同學了解台灣無家者的相關數據與現況。活動照片
-
0929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