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
113年11月5日13時40分至16時30分活動地點
伯達樓BS303教室活動目的
透過三位病友親自講述其從患病走向復元之歷程,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其在達到與疾病共處和回歸社會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挑戰與困難,同學們再將其轉化為專屬於病友的真人側寫寫真海報,藉以向大眾展示精神疾病患者的韌性與堅毅,進而達到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和促進社會關注精神疾病相關議題之目的。活動內容
邀請八里療養院的陳社工師及居住在社區家園的住民至課堂當中現身說法,介紹八里療養院與思拉維社區家園的運作模式,並由身為病友的住民們透過真人圖書館的形式分享其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講述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再以分組的方式讓同學與之面對面交流與互動,藉此使其了解精神醫療單位在實務上是如何運行的,同時也有機會實際接觸和認識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樣態、患病經驗以及曾經遇到的困難或障礙等等,最終促進同學和病友們之間的相互成長與學習。
首先由陳社工師介紹社區家園概況和推動「真人圖書館」的歷程,以及實行過程中的發現與反思,邀請三位病友依序分享各自的真人書故事,接著將同學們分為三組輪流與每一位的「真人圖書」進行對話和交流,再讓同學們得以活用其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整理並設計出專屬於該位病友的真人寫真海報。
活動特色
有別於一般課堂講座多由相關領域的專業工作者,以講述的方式介紹其在該領域的工作經驗或實務觀點等等,本次活動是採取「真人圖書館」的模式,不僅是讓同學們透過病友的親身說法了解精神疾病之於病友而言所帶來的挑戰、影響與成長等,也讓病友們有機會為自身經歷和感受發聲,藉由他們的語言展現出精神疾病患者在賦歸社會之歷程中所面臨到的困難與阻礙等,以及病友身在其中的發現和收穫,除了達到雙向互動與學習之成效,也能藉以消弭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及偏見。
活動照片
-
病友珍妮佛講述自身的患病經驗
-
病友水晶風鈴與大三同學們互動與交流
-
大三同學向病友素芬提問以了解其生命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