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
112年 10 月 25 日 上午 9:10 – 12:00活動地點
利瑪竇大樓302教室活動目的
初學者學習區塊鏈應用的第一門課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
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於2008年問世,是建構在區塊鏈的重要應用項目,虛擬貨幣具備傳統貨幣的兩項特質,包含交易媒介與計價單位,在2008年之前貨幣當局與主管機關有能力透過監管與法規的方式限制地下經濟的交易與發展,2008年區塊鏈出現之後,交易的場域由實體交易轉為線上交易,對價的標的由法定貨幣轉為虛擬貨幣,此一變革讓地下經濟活動可以繞過正規的金流體系完成轉換或者轉手的目的,包含博弈產業、跨國匯兌都可以利用虛擬貨幣完成鉅額且即時的交易活動,也由於這些交易訊息不會依賴官方的清算支付系統,也無須受到法規的審視與限制。然而這些非監管的環境也容易誘發投機的行為,讓交易所在面臨投資人擠兌時更易發生流動性問題。為了理解建構在區塊鏈之下的金融操作,我們必須先了解傳統正規金融市場的運作模式,進而思考區塊鏈與虛擬貨幣如何提升傳統金融的交易效率,以及交易過程中可能衍生的交易風險,在去中心化金融中沒有監管取而代之的是交易驗證的挑戰,藉由PoW(prove of work工作量證明)走向PoS (prove of stake權益證明)提升區塊鏈的工作效能。
活動歷程:
講座貴賓任職於區塊鏈新創公司,講者以公司最初的創業目標介紹自己進入區塊鏈產業的背景,公司創辦人在外商銀行任職25年,希望可以將個人過往職涯在金融商品設計與投資所累積的豐富經驗落實在虛擬貨幣的生態圈中,以Term Structure為公司品牌是展現公司致力於發展幣圈債券市場的企圖心。講者以區塊鏈發展的歷史、區塊鏈的運作機制、區塊鏈的應用三大主軸帶領學員認識區塊鏈,透過目前市場中數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知名交易平台帶領學員進入區塊鏈的實務交易,透過案例說明Defi的優點與交易風險,例如Curve危機與穩定幣交易。
活動特色
講者以中立持平的角度詮釋區塊鏈的應用價值,並利用會計T字帳邏輯闡述虛擬貨幣在不同交易者之間的交易過程與結果,此一T字帳分析邏輯是講者自行創新的思考架構,透過T字帳分析方式可以讓抽象的交易過程成功的轉化為公司的資產負債項目,讓外界可以理解幣圈中如何執行投資業務,以及如何透過不同金融商品的轉換獲取收益,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巨額獲利是建構在監管的紅利之下,利用區塊鏈公開與透明的機制取代傳統金融機構必須符合的監管條件,兩者形塑信任的要件並不相同,區塊鏈可以降低創造信任所需的成本,讓交易所可以利用監管的缺口順利取得套利機會並獲取收益,講者由監管套利的觀點論述Defi的優勢與對應的風險。講者利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詮釋區塊鏈運作的專有名詞,讓學員在沒有程式語言的背景之下可以理解區塊鏈的作業流程。本次講座希望可以讓參與的學員對區塊鏈有初步的理解,釐清3項議題:- 區塊鏈之定義與運作的原理
- 利用區塊鏈提供金融服務可以解決傳統金融服務的何種痛點?
- 由區塊鏈提供的金融服務目前在應用上有何困境與挑戰?
活動照片
-
應用T字帳說明交易過程
-
乙太坊智能合約解說
-
與學員互動
-
案例Curve 融資過程解說
-
Lido生態系統概念
-
學員與講座貴賓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