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114內容
本計畫以醫學、理工、管理、民生、藝術及運動領域面向共179項證照,提供在校學生考照通過獎勵並輔以心得分享方式,鼓勵同儕之間跨域學習,獎勵分類如下:
- 一般獎勵:每張證照獎勵新台幣1,000元。
- 重點獎勵:每張證照獎勵新台幣1,500元。
- 歷程獎勵:一般或重點獎勵金額另加碼新台幣500元,需提供500字以上之考取心得及最感謝者合照一張。
名單與心得成果如下連結。
活動網頁: https://dsacertrd.fju.edu.tw/index/about
心得成果:https://saap.fju.edu.tw/articleContent/1413/264
本次活動從100篇考照歷程心得中摘錄出六個不同領域的學生透過考取專業證照,實現個人成長與專業突破的故事。內容涵蓋了多樣化的專業範疇,例如程式設計(Python)、餐飲技藝(中餐丙級)、公共安全(職安衛管理員、BLS)、食品科學(食品技師)、金融理財,以及運動體適能(C級教練)。這些案例強調證照不僅是對專業知識的驗證,更在於培養考生的邏輯思考、自律毅力、臨場應變能力,並透過家人的支持來實現目標,以下為心得成果全文。
成果
【114學年度證照獎勵活動-學生心得摘錄】專業之路的試煉與蛻變:追夢人的故事
在大學校園裡,除了課本知識,還有一條隱藏的道路——專業證照。這條路充滿了挑戰,但也承載著學生們對未來的期許、對專業的承諾,以及對家人的感恩。以下,是摘錄本次活動之同學考照心得,依領域分為六部曲,講述學生們如何透過證照,實現個人成長與專業突破的故事。
第一部曲:在邏輯與毅力中找到自我
程式設計師的戰場:Python 證照
|
小林是一位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的學生,正深陷於課業與 TQC Python3 證照的雙重壓力之中。他深知 Python 不只是考試工具,更是未來應用於文字探勘與研究的利器。他對自己說「今天一定要抽出30分鐘來練習題庫」。在準備的日子,意味著要犧牲娛樂時間,將重心放在寫程式和演練題目上。
小林發現,程式設計的難點不在於語法記憶,而在於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他面對程式碼不斷彈出的錯誤訊息時,他必須不斷嘗試、查找資料,或請教杜逸寧老師與同學。每一次成功突破困境,都培養了他的耐心與冷靜。
準備過程中,家人的支持成為他最強大的後盾。當他感到疲憊與懷疑時,媽媽一句簡單卻堅定的「我相信你可以」給予了他巨大的力量。這份精神鼓勵讓他學會了更有效率地規劃時間,避免臨時抱佛腳。
最終,小林不僅順利通過了 TQC Python3 證照考試,更體悟到這張證照是「程式邏輯能力」的驗證,真正的價值在於能持續應用於研究與職場。
|
第二部曲:廚房裡的刀光與系統化革命
從不會煮飯到中餐丙級的蛻變
|
小雅是一位餐旅管理系的大二學生,她的起點非常特別——她是一位連飯都不會煮的初學者。然而,她將考取中餐葷食丙級證照視為對自己專業能力的挑戰與肯定。 她的準備過程是痛苦而自律的。她利用假日去市場買食材回家練習。最初的刀工訓練,讓她的手腕因長時間反覆練習切絲、切片、雕花而腫脹痠痛。當她初練「水花片」時,刀法不純熟,切出的形狀總是不理想,讓她一度非常挫折。但她告訴自己不能輕易放棄,「努力是一定會有回報的」。 與她一同學習的,還有一位馬來西亞僑生。這位僑生深刻體會到臺灣證照制度的教育價值:它將烹飪技藝轉化為可量化、有標準的學習體系。他觀察到,無論是切片、切絲還是衛生管理,每一環節都有明確的操作規範。例如,食材清洗必須從受污染程度較大的乾貨開始,再處理肉類與海鮮,確保生熟分離。這種嚴謹的系統化教學,徹底重塑了他對餐飲專業的認知。 在正式考場上,儘管小雅心跳加速,但平日將動作練成了習慣。她提醒自己必須專注於火侯、調味比例、色香味與衛生安全等每一個細節。最終,通過考試的喜悅,證明了她的毅力與自律,更確認了這張證照是未來職場競爭力的關鍵。 |
|
第三部曲:直面生死,成為生命的守護者
|
從勞工到保護者的決心:職安衛管理員 老王,曾是一名在鋼鐵廠從事火焰切割的勞工。他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這張證照早有淵源,但一直因工作繁忙未能下定決心。 直到有一天,命運給了他一次劇烈的提醒。在一次吊掛作業中,他突然感到胸口劇痛,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康復後,他回想起自己在鋼鐵廠與高溫、重機械為伍,曾差點被斷裂的吊勾砸中的記憶。這次心臟病讓他徹底覺醒:「生命並不是永遠能僥倖過關。」他決定轉變身份,不再是「等人來保護的勞工」,而是要成為「能保護別人」的人。 備考法規雖然厚重,但他將每一條條文與真實的工作危險場景連結,例如吊掛作業、高溫作業、局限空間等。憑藉這份決心,他成功轉職到公共工程領域,成為一名安全衛生管理員。因為他曾是工人,所以更懂得安全對工人的重要性。
幼教系的急救承諾:基本救命術 (BLS) 幼教科系的學生小晴,則將重點放在了對生命的「預防性守護」上。她平時注重生命教育,已陸續考取嬰幼兒急救術、CPR+AED 等證照。 透過學校舉辦的 BLS 課程,她獲得了基本救命術證照。她明白,這張證照的價值不在於使用它的機會,而在於當緊急時刻來臨時,即便只是立即呼救、安撫患者或協助使用 AED,都可能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講師分享的真實案例讓她體會到,具備基本急救知識,能讓人培養冷靜判斷與臨場應變能力,使情況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小晴期盼基本救命術能成為全民的安全常識,這份證照不僅是專業累積,更是一份「守護生命的承諾」。 |
第四部曲:父愛與夢想的支撐
|
食品技師的感恩之路 對考生大華而言,考取食品技師是人生的夢想。然而,報名補習班的費用對家裡來說並不是小數目,他一度掙扎是否該放棄。他的爸爸只簡單說了一句:「只要你願意努力,錢的事不用擔心」。 這句話給予了他安心投入的勇氣。在補習班,大華透過系統化的整理與模擬考,學會了自己看書時難以理解的觀念。在低潮時,一想到爸爸辛苦賺錢供應這筆費用,他就提醒自己不能辜負這份期待。當他最終拿到合格證照時,他知道這份成果是與爸爸一起完成的。未來,他決心不僅要在食品專業上精進,更要用行動回報父親的付出。
|
第五部曲:堅持努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
金融人的自我要求:理財規劃人員 小陳是一位金融碩一的學生,同時服務於銀行業。他對金融理財有著濃厚的興趣,渴望實現財務自由與生活的目標。
理財規劃人員的考試內容廣泛,涵蓋保險、投資、稅務、退休規劃與遺產傳承等。他必須兼顧繁忙的工作和研究所課程,只能利用下班時間複習,時常感到身心俱疲。
他靠著想像「理想中的自己」來堅持下去。他意識到,理財規劃人員除了專業知識,更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倫理觀念,學會傾聽與同理,才能建立客戶信任。這段旅程不僅提升了專業,也讓他看見理財的力量與價值。
|
第六部曲:跨界融合,找到未來方向
|
營養與體適能的交會:C 級教練證照 營養系的學生小芳,渴望將營養學與運動體適能兩項專業融合。她決定參加 C 級體適能教練課程,釐清自己日常訓練中是否有不恰當之處。在課程中,講師的專業講解消除她許多運動迷思。她學到,動作並非只有「一種正確」,而是應依訓練目的去調整角度,才能安全又有效。例如,深蹲時腳尖與膝蓋的角度,應配合訓練臀部或大腿的目的而調整。 雖然 C 級證照未詳細說明訓練菜單與重量細節,讓她感到有些遺憾,但這份遺憾卻激起了她持續學習的慾望,並讓她確認了對運動體適能的興趣。能嘗試全新事物,她非常感謝媽媽的支持。小芳的下一個目標是累積更多專業知識,規劃出能配合個人需求的運動方式,將營養與運動專業完美結合。 每種領域雖各有特色,但它們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專業證照不僅是一張紙,它代表著毅力、自律、邏輯能力的驗證,以及對專業標準的認同。從克服程式錯誤到掌握刀工細節,從生死邊緣的警醒到獲得父愛的支持,每一次挑戰都讓學生們在專業知識、心態管理和生涯探索上實現了深刻的成長。對於學生而言,考取證照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也是在職場上獲得選擇權的關鍵優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