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學生起飛

Line@❤適性揚才

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工作坊

發佈日期:2023-11-24 10:14:14

活動日期

日期:2023/11/19-20 時間:8:00-17:00

活動地點

織品二館三樓立曜創造力場域

活動目的

藉由觀察、學習與實踐的形式,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原住民文化的地方實踐

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

活動邀請了泰雅族的王碧珠老師和宗貞嫻老師到天主教輔仁大學,教導博物館學和織品服裝研究所同學原住民織布工藝。經過兩天的活動,讓同學體驗到編織技藝,同時學習泰雅族編織藝術精粹和文化意涵,擴大同學對民族服飾的認識。

 

活動歷程:

第一天(11/19)

碧珠、貞嫻老師先為同學們介紹了泰雅族織布所會用到的工具,包含傳統的整經架、地織機及相關材料,老師們與同學們協力組裝。而織布要從「整經」開始,透過將麻線依一定順序、張力平均地纏繞在整經架上,並視喜好分配兩色線材的分佈。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同學們除了學習傳統圖樣的繞法外,也發揮創意,加入現代的圖樣元素。當麻線達到所需的寬幅後,同學依兩位老師的教導,將整經架傾倒。並在卸下經線的同時將其穿入地織機各部位,完成地織機的整裝。其後,同學開始進行織布的過程。

 

第二天(11/20)

同學們基本上都已在第一天完成「整經」。在開始織布前,老師先跟同學示範如何運用身體的力量操作地織機和其他織布工具。例如:要如何使用下半身的力量讓腰間的織帶和雙腳頂著的織布箱達到平衡、如何使用手邊的工具梳理麻線與換線、如何檢視自己的線有沒有在正確的位置上等等,各種織布的工藝和技巧。之後再讓分別讓同學們嘗試。織布期間,同學間也會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同時老師們會主動協助和詢問同學有沒有需要幫助和觀察同學們的狀況,也很樂意跟同學分享自己織布生涯的苦與樂和泰雅族織布工藝的故事和知識。完成後,同學們在老師的協助下,學習為自己的布條打給收尾,把成果帶走。

活動特色

1.增加同學與產業工作者的交流

藉由兩天的織布工作坊,增加研究所同學們與泰雅族傳統織布工作坊的老師們交流的機會。藉由老師和同學的互相分享,同學能了解原住民族編織工藝之外,也能了解目前產業所面臨的機遇。

2.傳承織布工藝精神

織布是非常繁複的工藝,同學雖不能親身體驗前期的麻線製作過程,但藉由老師的故事分享,以及同學親自一絲一線地編織出一條布片的身體感。同學皆能感受到織布工藝背後所涵蓋的知識和工藝師的職人精神。

3.傳統與現代的互相交織作用

同學們使用的是傳統泰雅族女性所用的織布機,完全依靠身體的力量操作。所學的亦也傳統的編織技巧。但是同學希望編織出來的圖樣不一定是傳統的泰雅樣式,老師們也盡可能依據同學的想法,教導與傳統不同的圖樣織法。輔助工具的革新,也讓這傳統工藝產生更多的新火花。

4.讓同學完成手織布匹

經過兩天,從整經到編織,同學們親自把麻線做成有自創圖樣的布片。同學們皆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接觸到原住民傳統編織工藝,並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作品。對於工作坊感到非常滿足和充滿好奇心,希望未來能繼續向兩位老師學習。

活動照片

  • 原住民老師進行傳統水平式腰織機的說明與教學

  • 原住民老師說明腰織機的發的各部位構成以及如何將線裝設上腰織機

  • 同學實際使用腰織機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