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學生起飛

Line@❤適性揚才

【織品學院】共生共存—織品學院永續、在地與公共參與計畫

發佈日期:2023-12-20 11:27:15

年度

112

內容

本計畫依照永續、在地與公共參與三個領域來執行,成果也分別對應到這三個領域關注的重點。永續領域的重點為永續、設計與社會責任間的連結,在地議題關注在地方文化傳統與工藝,公共參與議題則是重視時尚與設計如何轉化來進行社會實踐。在永續領域的部分,「永續設計」課程利用講座來傳達ESG與碳排放足跡的概念,並藉由實際設計作品的形式,來產出帶有永續理念的設計作品;「善念設計」課程同樣利用講座來讓同學們認識到病人服的使用情境或是藥盒包裝對服用藥物時的影響,接著分別以實作的形式來針對病人服以及藥盒來做設計,期待為病人服與藥盒的使用者帶來更貼近使用情境、更方便的體驗。在在地領域的部分,「台灣服飾文化」以及「博物館與物質文化研究」這兩門課程的同學共同參與了泰雅族傳統織布工作坊。同學們都先從課堂上認識到台灣服飾或物質文化關注的議題、學術研究上目前討論的焦點,以及與當代社會現狀的關係。然後,才透過工作坊實作的形式,從實踐知識的學習開始,利用身體實踐的經驗,用五感來將織布經驗以及其背後的文化傳承與意義紀錄下來。公共參與領域的部分,橘色善念設計研討會從織品、設計與社會責任的角度,以研究與發表的形式將富有社會責任意義的織品或服飾設計現象描述出來,期待之後從作品設計的方式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完成公共參與;時尚策展講座則是關注在循環經濟與時尚的關聯性,透過案例分享以及分組提案,讓同學們各自提出如何以循環經濟概念融入時尚策展的展場設計之中;Care Package工作坊從設計的角度來表達社會關懷的主要態度,從演講、分組討論到實作的整個流程,讓同學們能夠將設計的出發點設定為關懷他人,然後設計的第二順位才是美感與設計感。

成果

 

1. 永續設計講座 & 成果展
          永續設計實務講座 —— ESG概述
            分享ESG數據與指標如何應用於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達到永續經營的方針。讓學生對於ESG有初步的了解,並知道企業在商業成長的同時降低對於環境的傷害,達到企業社會責任以及目前學習服裝設計的自我實踐上使用「手續設計」之必要性。
-講座25個人參與。

          永續設計實務講座 —— 碳盤查與碳足跡計算
            了解碳排放盤查以及如何計算所設計/製造的產品所產生的碳足跡。從講座的內容讓同學瞭解於課堂中依照著環保署服裝環保設計的指引,利用廠商庫存樣衣、自身其他作品之耗材與工廠提供的邊角料進行的重製創作,以量化計算的方式紀錄實際能減少多少的碳排放。
-講座25人參與。

          永續設計期末成果展,共計32人參與,41件作品。

2. 善念設計專題實作
          善念設計-病人服使用及設計講座 & 成果
            協助學生了解病人服使用者使用情境,並基於現有設計改良創新。透過護理部主任及各科的護理長帶領,實地了解病人服的使用場域、使用者及使用情境,實際將KJ設計發想方法落實,使同學確實了解人本設計的概念和流程。幫助同學深入體會病人服的設計要點,對於接下來要進行的病人服或輔具改良設計能有更多元的發想並切中使用者的需求。
-本講座14人參與,分組設計共14件作品。

 

          善念設計-藥盒設計講座
            與學生分享藥盒設計流程及發想來源,使其多元了解人本設計於不同領域的應用。藉由產品設計師的分享,使同學了解在業界中實際完整的產品開發流程,包含前期的競品研究、專利調查、使用者研究以及後期的使用者回饋,深入體會人本設計的宗旨和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形式,並將其應用於專題作品的開發之中。
            -講座參與人數14人。

3. 台灣服飾文化研究/博物館與物質文化研究
      活動邀請了泰雅族的王碧珠老師和宗貞嫻老師到天主教輔仁大學,教導博物館學和織品服裝研究所同學原住民織布工藝。經過兩天的活動,讓同學體驗到編織技藝,同時學習泰雅族編織藝術精粹和文化意涵,擴大同學對民族服飾的認識。
-工作坊參與人數14人。
          增加同學與產業工作者的交流
            藉由兩天的織布工作坊,增加研究所同學們與泰雅族傳統織布工作坊的老師們交流的機會。藉由老師和同學的互相分享,同學能了解原住民族編織工藝之外,也能了解目前產業所面臨的機遇。
          傳承織布工藝精神
            織布是非常繁複的工藝,同學雖不能親身體驗前期的麻線製作過程,但藉由老師的故事分享,以及同學親自一絲一線地編織出一條布片的身體感。同學皆能感受到織布工藝背後所涵蓋的知識和工藝師的職人精神。
          傳統與現代的互相交織作用
            同學們使用的是傳統泰雅族女性所用的織布機,完全依靠身體的力量操作。所學的亦也傳統的編織技巧。但是同學希望編織出來的圖樣不一定是傳統的泰雅樣式,老師們也盡可能依據同學的想法,教導與傳統不同的圖樣織法。輔助工具的革新,也讓這傳統工藝產生更多的新火花。
          經過兩天,從整經到編織,同學們親自把麻線做成有自創圖樣的布片。同學們皆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接觸到原住民傳統編織工藝,並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作品。對於工作坊感到非常滿足和充滿好奇心,希望未來能繼續向兩位老師學習。泰雅族傳統平紋織品5件。

  

4. 橘色善念研討會
      2023橘色善念設計研討會-憶起健康樂齡
      人口高齡化為台灣社會正面臨的重要挑戰,高齡長輩常因認知能力退化在日常生活常遭遇許多問題。高齡者的認知能力退化除隨年紀增長因素外,失智症為高齡族群好發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失智症的發生率隨之增加,,高齡失智議題近年亦受到各方重視。失智疾病影響個人、家庭與社區,為社會帶來重大挑戰。隨著各項科技發展,有機會對認知能力退化高齡族群的生活品質或失智預防帶來應用與幫助;如新式穿戴科技與未來即將無所不在的智能科技將為此使用者族群自理生活帶來助益。
      『橘色善念國際研討會』已在輔仁大學舉辦12年,以善念出發,已形成一具有特色提供國內外相關研究學者與產業專家的跨域交流平台。今年『輔仁大學2023橘色善念設計研討會』特別聚焦於認知能力退化高齡健康生活與照護議題,期望透過產官學研的意見交流互動,喚起高齡與認知能力退化使用者族群的重視,並點出設計領域能有效的貢獻之處。2023橘色善念設計研討會,誠摯敬邀與歡迎各界先進、專家與研究者在此互動交流平台,分享高齡設計與社會關懷議題的實務與研究成果。
      本研討會共3場Keynote Speech演講、15篇論文發表。參與人數216人。


 

5. 時尚策展講座
      永續的展覽打造,講者透過實際案例分享,關於永續時尚的實際執行觀念及推動趨勢。學生透過講者,從劇場報佈建走向時尚策展的九年創業歷程中,透過劇場theater green book, 在生產流程中融入「循環經濟」 思維之設計製作。
      得到講者到未來職場的。內部機制(道具間租借/各式道具運用/倉儲空間)+業界運用(一個專案,重複使用製作物,僅改變輸出,需要業主願意支持)+民間推廣(把廢料變道具,自主舉辦永續製作展)。講座參與人數27人。

 

6. Care Package工作坊(進行中)
      運用廢棄布料重製成關懷包,讓織品學院同學之服裝設計專業與外語學院學生之溝通專業能力,表達在全球移動也遭遇困難的朋友,工作坊介紹為何要製作關懷包與烏克蘭現況議題,製作流程介紹後進行製作,並募集關懷包物資放入,給烏克蘭在德難民或本地外籍移工 。
      讓永續結合教學實踐環保與烏克蘭議題進行服務學習,將關懷結合兩系擅長的技能,以實體的行動展現對烏克蘭難民的祝福。
      -工作坊參與人數28人,關懷包數共計33件。

  

亮點

本計畫的執行成果包含了74件織品或服飾作品、3個重點演講、15篇論文發表,全部活動的參與人次達到395人。除此之外,本計畫的內容與過程上,從學術研究、專業知識到永續概念、在地文化與公共參與價值都利用了演講、授課或閱讀的形式,讓參與的同學們浸淫在這些話題之中。然後,再藉由實作與實踐的方式,讓同學們使用做中學、集體討論、協調合作等形式,來完成他們的成果。在這個概念學習以及實踐轉化的過程中,同學們經歷一個從知識到實作的完整循環,讓他們對於永續、在地與公共參與的話題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